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
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是孔子。( )
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开小差,这属于( )。
(2014江苏扬州)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