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
- 基坑开挖至锚杆、土钉施工作业面时,开挖面与锚杆、土钉的高差不宜()。
- .某基坑采用排桩和土锚杆支护,无地面荷载作用,结果产生了边坡整体滑移事故,事故最可能原因是()
- 新奥法施工以()为主要支护形式。
- 某二级边坡工程拟采用排桩支护,单根排桩宽度0.4m,边坡直立,地表水平,基坑深6.0m,在地表下3.0m处设一层锚杆,锚杆间距为2.0m,地下水位埋深9.5m,基坑为均质黏性土,内摩擦角为16°,内聚力为10kPa,重度为18kN/m3,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推荐的等值梁法计算,锚杆的水平拉力及排桩的入土深度分别为()。
- 永久性锚杆的锚固段不应设置在下列()地层中。
- 建筑岩石锚喷支护可适用于()。
- 某永久性建筑岩质边坡采用锚杆,已知作用于岩石锚杆的水平拉力Htk=1200kN,锚杆倾角α=15°,锚固体直径D=0.15m,地层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frb=600kPa。锚杆钢筋与砂浆间的锚固长度为4.2m。试问:该锚杆的锚固段长度lA(m)最接近下列()项。
- 某20m高的均质岩质建筑边坡,采用锚喷支护,侧向岩石压力合力水平分力标准值为2100kN/m,若锚杆水平间距sxj3m,垂直间距syj=2.5m。试问:单根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kN)最接近下列()项。
- 在建筑边坡工程中,永久性锚杆挡墙现浇混凝土构件的湿度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m。
- 锚杆基本试验的每种试验锚杆数量均不应少于()根。
- 1
- 2
-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