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1896 ~ 1981 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文学研究会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 “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 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 (《春蚕》 《秋收》 《残冬》)以及《林家铺子》等。 散文代表作有( )《风景谈》等。
启发性教学中“启发”一词来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这一教学要求是由教育家()提出来的。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造成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 )的大量排放。
学习就是个信息加工过程。()
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和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这种观点符合哪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