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即得想办法把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小粒”打碎,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是()。

A.前者指各种小粒内部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B.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C.二者反映了微观物质世界结构,即小粒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D.二者都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以及中子等各种小粒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移动网民规模达5.57亿,()作为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稳固。

以区域经济合作为主导的“汉字经济体”的_________,集中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文明发展的需要,尽管它一时还难以完善,难以被人们普遍接受,但它绝非_________的遐想。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也许有一天,人类能到__________行星进行自由探险,使用大功率望远镜认识我们周围的星球;总有一天,我们也将切实探索地球上大洋深处的每一寸土地,以及______的原始森林,却很可能永远无法到地球中心去旅行。由于温度极高、压力极大,地球内部很可能永久性地成为人类无法到达的________。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2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人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③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④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⑤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到兴趣⑥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人,就是想探寻宇宙奥秘,觅其所未见,因之为探天险而丧生者已为数众多。人类必须征服自然,金沙江之类的天堑改变成通途,事关国计民生,造福当今后世。不意缆车之发明却大大发展了旅游事业,大量赚钱,满足了弱者也能登临天险的好奇心,后果却摧毁了人们对自然界天险探寻的乐趣。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最准确的概括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