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州曾经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明末清初以后,苏州士绅除少数人发生身份和观念转化外,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而作为社会主流的士绅观念和意识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浸润展延,严重影响一般民众,正因如此,晚清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清末及民国初期,苏州人很少愿意将资本投入到现代实业中,以至于苏州钱庄吸收的存款在当地难以消纳,不得不转向外埠寻求出路。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清末苏州资金消纳的途径与方式B.苏州民众在士绅观念影响下的转变C.民国初期苏州实业发展衰落的原因D.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中国人民银行2月15日发布的金融数据统计报告显示: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月多3.0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3.2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现在,不少民意调查都是以在线投票的方式来进行的,但这种调查往往忽略了没有上网习惯的人群的意见。有研究表明,没有上网习惯的人群的意见对民意调查的结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假设在线投票的人都如实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那么最有可能从上述断定中推出来的是()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有甲、乙两杯盐溶液,甲杯溶液质量为500克,乙杯溶液浓度为5‰现从甲、乙两杯溶液中取出等质量的溶液混合,得到溶液浓度为6.5%,再倒入250克乙溶液,浓度变为6%。此时乙杯溶液质量是甲杯的2倍,问开始时乙杯溶液质量是多少?

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是通过从植物到大型食肉动物之间的食物链来实现的。某一类野生动物种群的减少或灭绝,都可能造成生态失衡。远的不说,农牧业方面虫害、鼠害的加剧,都与这些虫、鼠的天敌(如蛇类、鸟类)数量锐减有关。虫、鼠害加剧的结果,一是直接的农牧业损失,一是导致生化灭虫、灭鼠剂的广泛使用,这些生化物质即使经过淘洗,其残留部分最终还是进入人体。 下列不属于生态失衡产生的危害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