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习西方并没有错,但把西方视为”真理“则大错特错了,中国并不拒绝其他文明和价值,但中国文化本身必须成为主体。在学习西方过程中,因为没有主体意识,中国文化就失去了主体地位。问题在于,西方文化主导下的西方话语解释不了中国的一切。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西方话语不能说明自己。但是,很少有人去创造,去发明。这种情况不改变。中国永远不会有自己的话语、自己的概念和自己的理论,当然更不用说是文化软力量了。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学习西方时应首先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B.中西方文化都应有各自独立的价值体系C.自身强大后才能在文化交流中掌握话语权D.中西方交流中的文化创造或创新应另辟蹊径。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家住乙县的张某在甲县盗窃一辆摩托车(价值8000元),后驾驶摩托车来到丙县,被丙县公安机关抓获。本案应当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下列财产中,不能设定抵押的是()。

—天,一只饿狼抓住了一只兔子。兔子抗议说:“你们这些狼老是欺负我们这些兔子,可我们兔子从来没有欺负过你们狼啊!这太不公平了!”狼说:“这有什么。我们无非是找点吃的。难道你们不吃任何东两?”兔子说:“我们只吃靑草,可从来没吃过狼啊?”狼说:“难道青草就该受你们吃吗?你们吃了这么多青草,可靑草从来没吃过一只兔子。我现在吃你,正好为青草报仇。”狼的反驳中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动物和人的差异很多,按照演化生物学家道金斯等人的观点,最大的差异可能在于动物缺乏“文化”。野生动物个体在环境中的部分行为,都可以追溯到它的基因:个体间的文化传承即便存在,影响通常也微乎其微。如果两群狼面对同一场景做出了不同的反应,那是因为他们的遗传特征不同,而不是因为它们各自经历了不同的狼群历史、有不同的狼群文化。就算有动物因为和人相处而从人类这里习得了复杂的行为,但当他回归野外时,也几乎不可能把自己学会的人类技巧教给其他动物,不能改变其种族的原有行为。根据这段文字,对“文化”理解最准群的一项是( )

摩擦:生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