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事实上,由于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矛盾大多是结构性矛盾,控制城市汽车使用量,用“减法”可能比用“加法”好。加法就是开征汽车排污费;而减法,核心就是大幅减少各种名号的公车,全面推进车改。如果这一招能真正推进,加上环保税等的开征.估计大中城市的空气污染情况就会大大好转。
这段文字的议题是:

A . 治理城市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B . “加法”和“减法”的优劣比较|C . 如何进行公车改革|D . 如何控制汽车使用量|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的发展不只是手段,更是目的。1995年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我们的创造的多样性”报告认为,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发展不仅包括得到商品和服务,而且还包括过上充实、满意、有价值和值得珍惜的共同生活,使整个人类的生活多姿多彩。因此,文化尽管有时候可以作为发展的手段,但它最终不能降到只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或仆从这样一个次要的地位。文化不能降到仆从的地位,下面不能说明这一点的一项是( )。

某企业有甲、乙、丙、丁、午、己、庚等7位董事,他们执行集体决策制度。制度规定,如果赞成票数达与会人数的一半以上,一项决策就能通过,否则不能通过;每位董事必须对所有决策提案行使表决权,要么赞成,要么反对,不得弃权。再一次决策会议上。董事悉数到齐,需要对1号、2号、3号等3项提案进行决策表决。已知:(1)对这3项提案,每位董事都至少赞成一项,至少反对一项;(2)甲赞成1号提案,但反对2号提案;(3)乙赞成1号和3号提案;(4)戊只赞成1号提案;(5)庚反对1号和2号提案;如果丁的选择与庚正好相反,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钱某在犯罪时突然于心不忍,遂放弃,对此应当()。

推荐:推选()

某公交线路从起点到终点共25个站点,每天早上6点分别从起点和终点同时开出首班车.晚上10点开末班车,每辆车发车间隔10分钟,假设每辆车从一个站到下一个站点所需时间为5分钟,则该线路至少需要配备(  )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