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清代余云涣所撰与义府大堂联,通俗易懂,联曰:“不要百姓半元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两千石,所造何功?”此联告诫官吏,不拿百姓半文钱是起码的为官之德,并非是什么特殊的事迹,重要的是要问一问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做出了什么政绩。对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 )。

A.为政不在言多,须息从省身克己而出B.为官要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C.为官既要廉政,还要勤政D.为官不光要廉政,还要勤政,要有功于民。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 对这句话理解无误的是:( )

休闲娱乐是许多观众对电影的主要诉求,这_________。但电影还是一种文化艺术,它不仅仅承担着娱乐功能,还具有审美和教育等艺术功能,需要_________价值和理想。如果观众对电影的诉求一直停留在娱乐上,那对市场是一种纵容和误导。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简谱:五线谱

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感受过发自肺腑的深剡快乐,他就可能建立了一条与未来的精神通道。虽然记忆里只是片刻,但是那种的_____快乐,让人在多年后即使身处最低谷,也有一种免于崩溃的力量。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题:时下,原本被人在网上恶搞的“黑暗童话”,竟成了风行的儿童读物,并且为便于阅读(可获取更多利益吧),多是注音版的:优美的安徒生童话竟成了某些人恶搞的“ ① ”——最后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凄惨地被宰杀,成了盘中“烤鸭”; “睡美人”不是被王子唤醒,而是变成了邪恶的复仇女巫;“灰姑娘”最后竟遭遇火刑,成了陪葬者……这种“黑暗”像 ② 在孩子们中间游荡,甚至几欲吞噬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不拍案而起:决不能让 “黑暗童话”毁了孩子! 一个人所具有的优良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时期所形成的 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儿童获得人生滋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读书。像《安徒生童话》这样的童话经典,都是讲良善终归战胜邪恶,似一条条清澈的小溪,泛着仁爱与正义之波,这便成了人们长大的营养。而某些“ ③ ”像汩汩的黑水,正在污染着一片片葱绿的田野。意在渲染暴力、恐怖等内容的“黑暗童话”,颠倒了正确的荣辱观,放逐了崇高与伟大的情感。面对这种被扭曲的价值观,儿童会迷失方向,沉溺于庸俗与丑恶的泥沼。 针对“黑暗童话”的问题,仅仅依靠公众舆论对其进行批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拿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首先,那些将经典视为“ ④ ”,肆意切割,用反主流价值来吸引眼球以牟取暴利的人,需要担负起社会的道义与责任。王蒙曾说:“应该扪心自问,你写的作品能不能拿给自己的孩子看”这不妨可以看作是对某些人的警策之语。其次,儿童书籍究竟是否宜于儿童阅读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适合儿童接受的判断,还有赖于一个科学、专业、公共的童书评判和儿童阅读的指导体系。当务之急,是在童书出版、儿童教育、儿童公共图书馆服务等领域,组建起若干支可以有效发挥图书监督和阅读指导作用的专业队伍,指导儿童的读书行为,从而防止“黑暗童话”对孩子的侵蚀。 填在空格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