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向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这段话作者表达的观点即( )。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起施行。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下列关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伟大抗疫精神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24支球队分为三组,每组打单循环赛,共需打(  )场比赛。

不管收到多大的压力和打击,绝大多数人的精神状况都能在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这种恢复能力从何而来?科学家揭开了其中的秘密:人脑中有一个精妙的平衡机制,当我们的情绪太过激动时,这种机制就会触发神经化学反应,使情绪回落到平衡点上,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

①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③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④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⑤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 ⑥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