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避免养老金制度面临破产之灾,英国政府主要从四方面改革这项制度:一是增加养老保险缴费。从2011―2012财政年度开始,雇员和雇主的缴纳比例将各上升1%,合计为25.8%。二是推迟退休年龄。无论男女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都将进一步提高。三是对职业养老金加以改革,规定第二支柱自愿职业养老金将自2012年10月起成为强制性的职业养老金,要求所有年收入7475英镑以上、年龄在22岁到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没有参加任何职业养老金计划的劳动者都将“自动加入”职业养老金计划。四是成立了由政府资助的低成本的国家职业储蓄信托,储蓄信托具有超低的0.3%年管理费率,届时第三支柱的私人养老金、个人寿险会更多地和第二支柱融合,统一使用国家职业储蓄信托平台,从而构成英国养老金的主体。 英国政府养老金制度改革措施的实质是( )

A.增加更多的养老金品种以供选择B.统一使用国家职业储蓄信托平台C.增强职业养老金制度的吸引力D.增加养老金收入并节约其开支。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骨骼对于()相当于()对于房屋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的()。

①雪落在城外,也落在城内②温暖的房间里,有人用汤匙慢慢搅动一杯蜜汁③隔着结冰的河流,对岸是华灯灿烂的城市④杯勺碰撞的和声里,浓浓淡淡的花香冲逸开来,唤起多少鲜艳的回忆⑤蜜是花的情感,是融化的琥珀⑥这是白天从养蜂人那里买来的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微软前技术总监纳森?梅尔沃德2011年组建“智力风险”公司,雇佣一群最聪明的人( )生产技术专利迄今已申请了价值八千万美元的专利,这证明“想法”并不( ),到处都是,我们以为发明所必须具备的天才、专心、灵感和机缘巧合并不是( )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题: (一)诚实作为一种优良品质,在道德上历来是备受推崇的,但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常常相互背离,当道德对诚实给予高度肯定的时候,它从政治或经济方面得到的回应有时恰好是否定的。伽利略捍卫、宣传“日心说”,塞尔维特提出“血液循环说”,都是诚实的表现,他们也因为这种深刻的诚实而为当代和后世所景仰,但他们的诚实却动摇了上帝的地位从而得罪了教会,因此在受人尊崇的同时,不是被烧死就是被禁闭,对诚实的否定固然令人遗憾,但尚可从精神上、道德上的肯定中得到弥补;诚实的人面对诚实给他带来的困境时,他可以从中引发出一种做人的高贵感、豪迈感、庄严感,也可以自足、自愿、自我平衡。 (二)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对诚实的物质否定文明得多、温和得多了,人们已不必再担心因为说真话而衣食无着、走投无路,但诚实的人们却发现:当诚实在政治上已大体不成问题的时候,在道德上却或多或少地失去了庇护,金钱至上的观念正在大面积地蚕食着人们的灵魂,金钱标准居然已成了不少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和公众形象的重要标准,大把的票子不仅可以将一个人塑造成能干人,而且会将他包装成高尚的人。至于他的金钱来历如何,一概无须过问,人们只看目的和结果,而不在乎原因和手段。这种实用主义的处世观、做人观、大大扩展了社会道德的包容性,其重要表现就是现在的社会对吹牛、说谎等不诚实行为的宽容,相形之下,诚实的人们为了保持自己的诚实所做的种种努力,就显得软弱无力,可怜无助了。而对两种品格的大拼杀,“道德”不仅没有给挣扎中的诚实者助一臂之力,甚至将他们嘲弄一番:它不是让不诚实者为他们的不诚实而内疚自责,却是让诚实者为他们竟然不能放弃自己的诚实而自惭形秽。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人们曾经备受压抑的自然本性,而市场经济本身却没有也来不及为人们自然本性的弘扬勾画一个界限,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诚实的堤坎以El甚一El的速度被一段一段地冲决了。比如笔者有一个当教师的朋友,填写副教授申报表的“外语水平”栏时,不按照统一口径填写“熟练阅读”,却据实写了“略知一二”,但“略知一二”却不符合副教授的任职条件,所以他很轻松地就被淘汰,直到次年填了“熟练阅读”,才获取了副教授的头衔。相对于大多数教授们的外语水平来讲,“略知一二”本来还是他的优势,但能否评上副教授,主要并不在于你的外语程度怎么样,而在于你怎么说,至于那些经验材料、报告之类的公文里有多少水分,人们早已不想去辨别。 (四)现在,物质产品生产领域和精神产品领域的“打假”活动声势正旺,但我总怀疑这类活动能否取得什么大的成效。产品假不过是心灵假的一种外化和物化形态,心中缺少了诚实,假冒伪劣产品能少得了吗? 第(一)段阐述的中心论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