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按照我国城市当前用电消费量来计算,如果每度电的价格上涨0.2元,则每年国家可增加100亿元收入。这显然是解决发电公司年年亏损问题的好办法。这样做还可以减少消费者对电的需求,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从而缓解我国非常紧缺的电资源。
以下哪一项最清楚地指出了上述论证中的错误?(  )

A . 作者引用了无关的数据和材料|B . 作者所依据的我国城市当前电消费量的数据不准确|C . 作者做出了相互矛盾的假定|D . 作者错把结果当成了原因|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说起社会公平,最多人的答案是要机会平等,说起机会平等,人们脑海浮现的,往往是竞技场上的起跑线。只要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就是公平的,因此最后跑出来的结果无论是什么,那也是公正的。问题是:到底要满足什么条件,我们才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更进一步,当我们用起跑线这一比喻来思考正义问题,背后有着怎样的道德想象?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它并不叫筷子,而是叫箸或筴,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文献记载,中国东部江南一带的人认为箸和住的发音一样,在江边行船的人很忌讳停住,就取反意称箸为筷。到公元10世纪的宋朝,人们又在快字上加上了竹字头,因为筷子大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于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件食具就有了现在大家知道的名字“筷”。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筷子的( )。

林语堂曾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自许,他的文化思想信仰也以“博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为旨归。这种文化观念之形成,当然有许多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但我认为这与蔡元培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2000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年增长率比1999年提高了几个百分点?

海南三亚以其________的旅游环境、________的生活环境和________的自然环境,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