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成书早于范晔的《后汉书》,后人因为推重陈寿的史学与文笔,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外,加上《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的作品《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玉台新咏》是南朝徐陵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木兰诗》为我国最杰出的民间叙事诗。
D:南朝梁代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前代文学,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理论巨著。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在文中划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而令, 。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1分)仅凭“老人”“摔倒”“女大学生”“寻找证人”等字眼,就拼接符合想象的“真相”,得出“扶人被讹”的定论。这样的思维定式究竟从何而来?部分源于“蛇咬效应”,也源于并不可靠的“经验”。???????????? ,却容易因其戏剧性而被刻意放大,造成“扶入被讹”已是常 态的舆论氛围。殊不知,有些喧嚣一时的“扶人被讹”事件,也有结局逆转的情况发生。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好的文艺作品形神兼备,能触动人的灵魂,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洞穿力量;好的文艺作品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努力创作出一批批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作品,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确保中华文化绵延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