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被列入“四书五经”。它记载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言行,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三国演义》以西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这段历史为创作背景,塑造了曹操、刘备、孙权、张良、诸葛亮、周瑜等艺术形象。
C:贾宝玉是贾政的儿子,林黛玉是贾宝玉姑母(贾敏)的女儿,他们之间的悲欢离合是小说《红楼梦》的故事主线之一。
D:《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作品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是一个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的人。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一带一路”构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得到了亚非国家媒体一片溢美之词。以合作与发展为目标所成立的“金砖银行”、“丝路基金”、“亚投银行”受到各国欢迎。②《敢问路在何方》已经成为《西游记》的标志性音乐,旋律高亢苍凉,意境恢弘深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取经路上的艰难和师徒四人百折不回的风貌。③《爱情公寓4》播出后,虽然该剧导演一再表示还没有开拍下一季的计划,但网上关于《爱情公寓5》的猜测一直风生水起。④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给文化生活以有益启发的同时,也带来急功近利与浅薄浮躁;当下的我们缺少力透纸背的经典作品,缺少精神火炬式的文化权威。⑤事情一拖再拖,悬而不决,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双方只得求助于法律,对簿公堂。⑥诗并非仅仅属于白领,同样属于下里巴人,曾经是我们许多中国人的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要讲词的欣赏,不能不提到“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 ①他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②他认为,词有境界为佳,否则为不佳。③究其实际,仍然是中华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传神”的要求。④“境界”一词,虽非王国维所创,但专用它来讲词学的,自以他为代表。⑤这乍看像“炼字”之说,细析时,“闹”字写春花怒放时的景色。⑥后来他又以“意境”一词与之互用。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英国为了弥合其与主要欧洲国家在武力攻打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主张联合国尽早 伊拉克的战后安排,并起“主导作用”。②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 。③交通事业迅速发展, 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④我们普通人和作家看到的世界是一样的,而作家却能够捕捉到那些触动人心的细节、场景,找到生活的闪光点、奇异处,从而产生创作灵感。而我们普通人却对自己的生活习以为常,鲜有新奇感受。因此可以说文学创作对于那些对生活 的人是基本无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