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③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不亮④,恶乎执”(《孟子·告子下》)[注] ①輗(ní):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木销子。②軏(yuè):义同“輗” 。③硁硁(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④亮:通“谅”,诚信。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上选文反映了孔子和孟子在对待是否诚信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
B: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民无信不立”,说明治理国家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C:“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由此可以推断出“小人者,言必信,行必果”的结论。
D:以上选文可以看出孔孟在对待诚信问题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①晋军(驻军)函陵。  ②既东封(疆界)郑,又欲肆其西封。③失其所与(结交),不知。④阙(侵损)秦以利晋。 ⑤君尝为(给予)晋君赐矣。 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刻毒)矣。 ⑦愿足下更(再)虑之。 ⑧秦王购(重金征求)之金千斤,邑万家。 ⑨侍医夏无且以所奉药囊提(掷击)轲。 ⑩荆轲废(残废)。⑪唯(唯有)大王命之。 ⑫于是荆轲遂就(登上)车而去。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隐逸文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一批名士遁迹山林,当起隐士,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 ; 。 。 。 。比如西晋张载的《招隐士》有这样的句子:“来去捐时俗,超然辞世伪,得意在丘中,安事愚与智。”因写《三都赋》而洛阳为之纸贵的左思,也写了两首《招隐诗》。①但六朝隐士之多,恐为历代之冠②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③有的诗的标题就用了“招隐”二字④尽管儒家创始人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⑤“隐逸文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出现了对隐居生活由衷赞美和吟咏的“隐逸诗”⑥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自古而然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如果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对鲜活的生活充耳不闻,那么他们就会离社会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发展下去,他们就会成为“不知有汉”的桃花源中人了。②短小精悍的吕厚民,1950年被调到中南海,专门给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照相,开始了前后12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③面对重重困难,刘邦没有气馁,而是与一帮兄弟浴血奋战,不到几年时间,他已经成为一个控地千里、坐拥百城的王者。④让座是道德自律的行为,不能用暴力强求。当一种起码的道德被当做标准来要求甚至规定时,社会的道德基础就岌岌可危了。⑤国防部新闻事务局昨天答记者问时表示:希望美方谨言慎行,为两国两军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⑥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评选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获得感”“脑洞大开”“创客”等词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