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运用,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3分)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个人如果常有团体合作的训练,在学问上可以免偏陋,在性情上也可以免孤僻。②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商讨,实验的配置,贻误的检举,都必须群策群力。③学生们尽管成群结队,实际上各人一心,每人独自上课,独自学习,独自完成学业,无形中养成个人主义的心习。④他会有很浓厚而愉快的群的意识,他会深切地感觉到:能尽量发挥群的力量,才能尽量发挥个人的力量。⑤现行教育有一个大毛病,就是许多课程的对象都是个人而不是团体。⑥其实学问像其他事业一样,需要分工合作的地方甚多。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皮影的制作程序通常要经过绘穑、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几道工序。 , 。 , 。 , 。演出时,根据剧情需要,只要将不同的头像插到不同身份的躯干上即可。①如武生饰武生巾,元帅戴冲天盔,丞相穿相貂,文官身着板吉②所以一个皮影班的皮影头像可能有上千个,而皮影身体只有几百个③制作皮影时有专门的画稿,称为“样谱”④这些设计图稿往往是世代相传的⑤皮影人物主要通过脸部体现个性,而服饰具有共性⑥制作者按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设计出不同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