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缘木求鱼一言以弊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月晕而风迅雷不及掩耳心有灵犀一点通
C:恭敬不如从命万变不离其中树欲静而风不止
D:毕其功于一役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覆巢之下必无完卵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2013·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将① ~⑤ 句填入段中横线处,组成语义连贯的一句话,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回崖叠嶂凌苍生”的庐山脚下小村,是陶渊明的摇篮。 官场如戏啊,走进去就众目睽睽,就身不由己;陷进去就只能是白脸、花脸角色了。①依高山流水,他苦读诗书,抱着出仕济世之志进京赶考。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大自然的日月、山水、草木、虫鱼启迪着他的智慧,塑造着他的风骨。③经历了几次仕而归,归而仕,陶先生对自己“大济苍生”之望冷齿了。④官场非尔虞我诈,就奴颜婢骨。⑤35 岁时,他在江陵刺史恒玄手下当了个小官。

下列几句话,排序恰当的一组是 ①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②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③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④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⑤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⑥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钓鱼岛原本不是问题,也不存在什么主权争议,是由于1895年日本非法窃取和霸占钓鱼岛,才出现了问题,形成了争议。无论从历史、法理等角度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①从明朝到近代的五百年间中国一直对钓鱼岛行使着主权。②所以从法理角度上说钓鱼岛已经回归中国。③从法理上看,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都明确规定,“钓鱼岛等岛屿应随台湾一起归还中国。”④从历史上看,中国人最早发现了钓鱼岛并命名。⑤但1971年美国却将被非法托管的钓鱼岛所谓的“施政权”私相授受给日本,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指出此举“非法”。⑥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