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面对有关作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报任安书》采用书信体形式,陈述作者不能以“推贤进士为务”的理由,抒写了内心极度的痛苦,并表达了个人的生死价值观。全文隐含着对汉武帝的不满。
B:《滕王阁序》是初唐诗人王勃用骈体写的诗序。文中铺写了滕王阁一带的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表达了作者“无路请缨”的感慨和虽遭挫折仍思进取的可贵志向。
C:《歌德谈话录》是爱克曼辑录的关于歌德言论和活动的集子。书中歌德称赞莎士比亚是“戏剧天才”,并认为莎士比亚的伟大多归功于他的那个伟大的时代。
D:《雷雨》是中国现代歌剧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剧本通过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折射出清末民初复杂的社会生活,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街上车流如水,人声鼎沸,各种“紧急拆迁,疯狂甩卖”令我厌恶,震耳欲聋的街边音乐令人烦躁,我发现我竟找不到一个安静的环境,心情糟糕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于是我迅速回到学校,走进了图书馆,这才发现,原来这里才是宁静的世界,那些呼之欲出的书法作品、伟人事迹,令人肃然起敬,看来,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走进那浩如烟海的书籍,徜徉其中,含英咀华,也能够真正体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好意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 。 , , 。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角。①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②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③随着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④《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⑤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

下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语言的时代性和规范性统一是个大课题,我们既要讲究包容,又要注重规范,二者不可偏废。________________。①比如写小说,那肯定得用新词。 ②但同时,也要维护公共领域的语言文字规范,防止语文运用低俗之风泛滥成灾。 ③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包括“火星文”在内的语文现象。 ④从语言史上看,语言在其发展历程中常常是兼容并包的,几乎没有任何语言是在自生自长的状态下发展到今天的。 ⑤同时,语言的应用和发展,如果失去规范,也必然带来无序和混乱,妨碍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⑥考虑到维护语言表达的多元化与活力,不妨对新词保持宽容的心态,不应干预个人的语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