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熙凤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红楼梦》)
B:《红楼梦》中,元春命运决定贾府的兴衰。元春进宫,贾府进入繁荣时期;元春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元春生病暴毙,贾府随之衰败。
C:宝玉身上有从娘胎里带来的通灵宝玉,上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宝钗则有癞头和尚送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红楼梦》)
D:元春省亲时,对宝玉命名亭台轩馆之事大加赞赏,并亲自提笔为自己喜爱的几处楼馆赐名,大观园、潇湘馆、怡红院、蘅芜苑等楼馆都是元妃赐名的。(《红楼梦》)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的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下列各句中的“过”与例句中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书法的发生,要追溯到人们对于语言的态度。中华民族对语言背后意蕴的重视,远远超过语言本身。 这种叙述清楚地表明了中国书法的一个特征:它与汉语的使用密切相关。①人们很快发现书面语言的外形——视觉图形是一个很好的中介。②于是,在运用语义来表达的同时,对书写的结果——字的外形加以更多的注意。③因此人们总是在语义之外去寻找帮助表达那些“言外之意”的手段。④长此以往,人们的视觉、书写、心理渐渐汇合成一种有关联的整体,书法便在这种关注、融合中诞生。⑤也就是说,文字、语言的视觉图形能够帮助表达语言本身不能传达的很多东西。⑥这里其实隐含着对语言的不满——“言不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