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隆中对》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清代小说家,他著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B: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哲学家、作家,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C:《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D:《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词中的“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选出下面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 )“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俊逸;其干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姿百态, 情趣盎然。màn( )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冶了人的情操,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隐逸之士携它唱和( )清风明月,淡泊功名利禄;谦谦君子学它不向权贵折腰,不为( )世俗所qū(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得到任何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过得到的东西,就应该理智地放下这种想法,得不偿失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呢 很多人只要看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眼睛就无法从上面移开,看不到自己将因此付出的惨重代价。任何时候,都要在所得和所失之间权衡利弊,再作决定。

下面语段横线处所填写的语句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精炼、优雅、丰盈。 谁又能说这些纸上伤感或愉悦的行旅,不是真实人生的延续和扩展呢①的确,在汉语的世界里,我们总能寻找到情感的栖息地:一处山水,一段笛声……便能牵动无尽的感叹;一朵飞花,一片雨丝……就会勾起无穷的思绪。②那么,本已远去的那些伤感岁月,本已消逝的那些明媚春景,就可能随时复活,随时在语言里和你重逢。③因为有这样一笔绚丽的遗产,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显得贫乏,每一种心情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归宿。④如果你的记忆里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