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出下列各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以及多部杂文集。
B: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四大悲剧分别是:《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
C: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属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分别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D:鸣凤和四凤分别是巴金的长篇小说《家》和曹禺的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她们都是黑暗社会里封建大家庭中的牺牲品,她们的死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黑暗势力对年青一代的摧残。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学创作离不开技巧和形式,但是,它又不仅仅是技巧和形式, 。①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发挥文学对文明进步、社会进步的作用②技巧再高超,形式再华丽③没有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和提升④也只能使作品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初级阶段⑤文学更核心的力量和价值来源于它所提供的精神内涵⑥而不能“悦心悦意”“悦神悦志”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3分) ( )美国当代人文主义思想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健康的儿童性”概念,认为成年人应该具有双重视角, , ; , , 。①揭示社会生活的底蕴 ②把生活的厚厚尘土擦拭掉 ③让诗性与神性的光辉重新放射出来 ④一方面以成人那种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 ⑤一方面像儿童一样以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邓超的个人风格在其成名作《少年天子》中就已初步奠定。这位顺治皇帝,既有胸怀大志、锐意进取的品格,又存在着浮躁易怒、任性放纵的顽症。邓超在塑造角色时将这种分寸感拿捏得入木三分。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形神并茂地演绎了顺治在尊严受到挑战和侵害之后,从据理力争到遁入佛门的蜕变。从原先的激进到后来无可奈何的退守,24岁的邓超从容地驾驭了这一角色的转变轨迹,不得不令人叹服。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