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对课文有关文学常识和语句理解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传”是注释儒家经典的著作。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体例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B: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杨绛《老王》) ——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作肖像描写,传神地写出了老王当时样子怕人,真切地突出了他病情严重、生活艰难,表达了作者意外的惊讶和深切的同情;也暗示了老王将不久于人世,引出下文。
C: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财富。(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作者以“服装”为喻形象地揭示了那种拒绝传统、抛弃传统、热衷于追求时尚文化的忘本心态,以“文物”为喻形象地揭示了那种迷信传统、惧怕改革、不思进取的守旧心态。
D: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为“送来”。(鲁迅《拿来主义》) ——“抛给”(“送来”)指不怀有什么不良动机的、随意的施舍。而“抛来”则指怀有不良企图的举动,即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冠冕”一词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有人说,山水是中国士人的圣经,一点不假, , , 。 , , 。①它对士人选择在山水间隐居的影响也异常深远②而那份潜藏在生命底色里的山水乡愁,才是士人精神的自由出口③而老庄哲学恰在山水与人文之间开凿了一条走向自由的通道④乡愁是自然生命里的一份人文遗产⑤中国士人对山水有一种乡愁式的眷恋⑥在审美领域筑就了一道精神独立的风景线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所以,中国古人有时干脆略过神祗,直接强调积德行善对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意义。

一次填入下面一算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杜甫曾经发牢骚说:“名岂文章著”,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 , 。 , , 。杜甫自身就是这样,王昌龄也是这样。①如果能以布衣之身在这貂裘簪缨之中以自己的才华取得一席之地②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做了官,自然“居高声自远”,更利于扬名③唯有高适单独立传,也就是因为后来高适当了将军④《旧唐书》里关于崔颢、孟浩然、王昌龄都是一笔带过⑤这样的诗人,也就注定了将超越那些本纪世家而成为不朽⑥但是换个角度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下列选项中字词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