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B:《史记》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五种体例。鲁迅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其思想核心是“仁”。
D:中学课本上有不少令人难忘的教师形象,有温柔、热情、公正、热爱学生的蔡云芝先生(魏巍《我的老师》),有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刚毅、深沉的爱国者韩麦尔先生(歌德《最后一课》),有才华横溢、风趣幽默、稳健而潇洒的梁启超先生(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时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的全身,如飞龙一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等人骑乘,便可起飞。而当我在静静的群峰间,暗蓝的宾馆里,突然睡醒,轻轻起来,看到峰峦还只有明暗阴阳之分时,黎明的霞光却渐渐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初升的太阳透露出第一道光芒。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鲜。 , 。 , 。 , 。①眸处彩霞掩映②万松林无比绚丽③空间射下百道光柱④云谷寺豪光四射⑤光影有了千变万化⑥一刹间火球腾空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首好诗写出来之前,往往会有一种焦虑不安的感觉, , 。 , 。 。 。突然,你欣喜若狂了,一个准确无误的声音在你的心里喊道:“对,这就是我要找的!”①最贴切的词句是找出来的,而不是造出来的②它躲藏着,问题是要把它找出来③必须立即把它找到、抓住,否则就会永远消失④你一再尝试,配上不同的词眼,还是觉得不对劲⑤似乎知道已经有某种东西产生了,存在了⑥甚至有一种信念:连词句也已经存在于某个地方,那是独一无二、非此不可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