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关于中国现代诗歌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相信未来》是诗人食指的代表作,写于1968年。本诗表现了年轻人在特定的历史年代的复杂心态,他们对现实感到失望,但又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B:朦胧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暗示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叠加,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C:海子是一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对诗歌的特殊情感,使他和他的诗歌与众不同。其代表作有《亚洲铜》、《麦地》、《海洋三部曲》等。
D:戴望舒,现代诗人,早期诗歌意象朦胧、含蓄,他因《雨巷》的发表轰动一时,被称为“雨巷诗人”。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书法的发生,要追溯到人们对于语言的态度。中华民族对语言背后意蕴的重视,远远超过语言本身。 这种叙述清楚地表明了中国书法的一个特征:它与汉语的使用密切相关。①人们很快发现书面语言的外形——视觉图形是一个很好的中介。②于是,在运用语义来表达的同时,对书写的结果——字的外形加以更多的注意。③因此人们总是在语义之外去寻找帮助表达那些“言外之意”的手段。④长此以往,人们的视觉、书写、心理渐渐汇合成一种有关联的整体,书法便在这种关注、融合中诞生。⑤也就是说,文字、语言的视觉图形能够帮助表达语言本身不能传达的很多东西。⑥这里其实隐含着对语言的不满——“言不尽意”。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 ) (3分) ①任务重、工期紧、条件艰苦是水电建设的显著特性,对此,征战江河数十载,在水电站建设中屡建战功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员工早己 。 ②依据职称的评定标准,教师们将注意力从正常的教学中转移了出来,时间久了,自然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____ 。当他们从这套标准中不断受益,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和批判。 ③看着自然保护区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 ,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