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谓凝聚了司马迁毕生的心血,与东汉班固的《汉书》、南宋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还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曾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苏轼,字子瞻,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拿来主奉行义》选自鲁迅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作者针对反对派奉行卖国主义政策的现实行径,提倡“拿来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下面的各引文,前后两个横线的字都是动词,并且是相同的字。根据各文文意,依序最适合填入横线的选项是(3分)( )(1)有个美国友人来信说:孩子幼小时 在你脚尖上,长大了 在你心尖上。(琦君《桂花雨·妈妈,给你快乐》)(2)秋阳似酒,虽稍嫌辛辣,却已是老炭文火,静静 着他的世界。他的世界在这秋日的午后,慢慢 熟。(刘大任《秋阳似酒》)(3)米亚屋里 满百香果又酸又甜的蜜味,像金红色火山岩浆 出窗缝、门缝,从阳台、电梯流泻直下灌满寓楼。(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人认为,“文学反映时代”是一种过时的理念,现代文学更注重对人的个体生存和“内世界”的呈现,追求的是文学的超越性、永恒性而不是时代性。 , 。 。 。 , 。①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深刻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的真实现状②优秀文学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意义,与反映时代并不矛盾③“超越时代”不是悬浮在半空中超越④它们至今仍具有超越性的影响⑤某种意义上,越是时代的,才越是永恒的⑥完全脱离现实感的作品无论在现世还是后世都是不会真正受到欢迎的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 , , , ,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⑤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