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琵琶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
B: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说》题目中“师”是文章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D: “既望”是过了望日之后,即农历十六日;“晦”、“朔”则分别指农历每月初一及最后一天。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下列划线字的活用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中秋节的傍晚,我从湘湖越堤那边返回。_______________­啊,湘湖的夜晚,是如此迷人,让人流连忘返!① 不由想起那唱着催眠曲的母亲,和她手里的摇篮。② 船夫划动双浆,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③ 皓月当空,风平浪静。④ 我躺在游船的甲板上,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身子轻轻地摇晃着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矛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矛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书院最早出现于唐中期,为政府设立的官方机构, 。 , 。 , ,此时,科举考试的录取率成为了书院是否有名的主要标准。① 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务员考试辅导班”② 主要以收藏图书的形式出现③ 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属机构④ 作为隐居读书、聚徒教学的场所⑤ 不过,其中也有少数是私人设立⑥ 元、明、清时,书院越来越受到朝廷直接控制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