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B: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他的《雷雨》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C:苏轼,字子瞻,号香山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他还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秦观、黄庭坚、晁补之、米芾被称为是苏门四学士,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他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也是豪放词牌的代表人物。“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他的名句。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惹人怜爱的鲜花绿草;无论是讳莫如深的星空,还是微不足道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了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度。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 。 。 。 。 。 。当时不论京都大邑,还是路边驿站,皆设茶铺,过往行客,“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时,上流社会对饮茶器皿也渐趋讲究。 ①北朝名士任瞻初抵石头城(今南京)赴宴时,见席中有茶,闻之清香扑鼻,便一饮而尽,并征问此乃茶乎茗乎。②唐朝以降,茶才进入柴门蓬户,普及民间。③而掌管北朝的游牧民族的士大夫们,对茶仍多有鄙视,将茶视为“奶酪的奴仆”。《洛阳伽蓝记》中云:“朝贵宴会,虽设茗饮,皆不复食。”④茶、茗本系一物,南朝墨客见北朝名士这等寡见少闻,竟忘却礼节,举座笑而喷饭。⑤至南北朝时,品茶啜茗还仅是上流社会的一种风雅,且局限于南方。⑥但茶作为一种饮料,始自东汉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