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既望,农历十六。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明白畅达、汪洋恣肆,其词豪迈奔放,开豪放派一代词风。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运用了“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其中《氓》里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使用了“赋”的手法。
D:《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西汉人刘向搜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编辑而成,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②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天之涯、海之角,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③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④所有这一切都唤起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⑤还有那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阴历年大门上贴的红纸黑字的春联。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经过历史上的风风雨雨,今天的人们对价值观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②孔子曾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③依孔子的思路,“述”是述其历史,“信”是珍视历史中内含的价值,历史中自有价值,所以要“述而不作”④我们现在反思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理解到其中是有深刻含义的⑤现实中价值失落,所以才“信而好古”⑥此语颇为人诟病,被看作保守、复古。这恐怕是一种误解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     。    ,   。   ,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对下列词语语境义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推”可以无声,“敲”就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②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也不肯轻易把它放过。③比如说“烟”,它的直指意义,凡是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④蝙蝠必须几乎连续不停的发出声音,借助声呐来察知周围的物体。它们也彼此交流,也发出咔嗒声和高调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