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起于隋唐,盛于宋,又叫诗余、曲子词。按照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B:食指,原名郭路生,中国现代诗人。代表作:《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C: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人尊称其荀卿,先秦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作品《荀子》,为荀子与其门人所著。主张性恶论,认为“人定胜天”。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谥“文”,人称“韩吏部”、“韩文公”。有《昌黎先生集》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是需要有理想主义色彩的。 。 。 。 。 。 。一旦失去独立与自由的精神,教育绝不可能成为立国之本,在一个教育普及的时代里,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教育,尤其值得深思。①这样的教育才是令人向往的,也是现实中所匮乏的。②学生同样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在知识和精神世界里求索。③教师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在知识和精神世界里驰骋。④通过教育每个人的思想天空进一步拓宽,每个人精神的翅膀进一步展开。⑤老师与学生,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他们的生命相互碰撞,相互连接,在课堂内外彼此启迪,彼此建造,彼此成全。⑥无论追溯孔子的传统,还是古希腊的传统,从本质上说,教育的真谛都蕴含在独立和自由当中。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那般鲜艳的绿,直向远方铺排开去③在小雨的浸染下,更是与占城的黄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⑧那是莲,是古代传递给我们的带着情爱的美丽的植物④最让人惊叹的,是河中偌大一片绿色⑤那在微风中浮动的阵势,就像好大的一群女子擎着伞在赶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