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陈言务去”的口号,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
B: “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辟”“致仕”必是贬官,降职。
C: 《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D: 《史记》《汉书》《后汉书》都是纪传体史书,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西汉的司马迁、东汉的班固和南朝(宋)的范晔。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①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 ②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 ③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④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 ⑤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⑥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 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①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②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③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④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⑤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⑥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佛走着这螺旋形的路。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1)我看着你的背影消失在门后,你的背着书包的背影。在那个 的一刻里,我就已经知道: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2)许多灿烂时光有如 ,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3)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 。(4) ,越来越不习惯去倾诉,无论受了多大的苦,也不愿再轻易将自己的伤口给别人看,我想这可能就是抑郁的前兆吧。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下列各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