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通感”又叫“移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下面对通感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将嗅觉的气味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B: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将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C: 金竹没回答。凤月的一句话,戳到了她的痛处。——这是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D: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是将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受强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气温大幅度下降,滴水成冰,人们在室内火炕上坐了半天,仍然感觉席不暇暖,冰凉透骨。②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③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④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在杭州西湖震撼上演,从梁祝到天鹅湖,从采茶舞曲到欢乐颂,从越剧到芭蕾,美轮美奂,惊艳世界。⑤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可言,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观念。⑥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二者尽管归属不同,但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提起楷书,人们必然想到颜真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颜体字诞生了。①一方面,人们的审美倾向发生了变化和游移②这种风格,缘于他以智慧和胆略对楷书的结体、用笔、力度都进行了改造③颜真卿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④颜体字的出现,不是孤立和偶然的⑤另一方面,颜真卿为新的审美思潮提供了新的艺术式样⑥他的楷书刚劲端庄,气势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