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等。
B:《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C:《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星期一故事集》、短篇小说《小东西》等。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北宋郭茂倩编,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正确答案是:
同类题型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好诗词,如这样简洁却充满无穷张力的精神结晶,是最能与时间之盾抗衡的矛。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下的孤独感。③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让这首诗拥有无数拥趸。④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⑤诗人的目光,贯穿时间这条长线,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者”。

下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宇轩昂,底蕴丰厚。

下面句子顺序调整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姐姐一直知道我渴望有一个笔记本的愿望,特意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把日记本寄给了我。②越抄越多,当日记本已经被我幼稚的字体填满了大半本的时候,我想如果我能将这个日记本写满的话,这就是我自己的一本书了!③这一年,姐姐当上了劳动模范,单位奖励了她一个日记本。④它是我中学时代至关重要的宝贝,我开始将以前写在田格本或横格本上的东西,一一抄写在这个日记本上。⑤第一次用上日记本,是上初二时候。⑥那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日记本,墨绿色的漆面,雪白的道林纸,里面还有彩色的插页。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